Healthcare + Ten business trends
“互聯網+”、“數字化”無疑是時下最熱的話題。自從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到“互聯網+”這個概念以來,如今談到商業模式時,如果不提到“互聯網+”、“數字化”,顯然有些跟不上最新的發展趨勢。那么,在最新的商業發展趨勢中,醫療健康產業與之進行“化合反應”,將會產生什么樣的變革?
數字化引領商業趨勢
“降低成本是一個企業家最重要的本領,交易費用減少的關鍵是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降低信息的不對稱。幸運的是,數字化是可以改變信息不對稱的,是可以降低企業成本的。因為數據可以挖掘,資源可以共享,信息得以對稱,成本得以降低,因此產業容易重構,趨勢得以改變。”在“2015奇璞路演醫療IT專場”的現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2006.6-2015.3)、管理學教授朱曉明這樣向與會者解釋數字化如何改變世界。
同時朱曉明指出,在數字化時代會出現“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移動互聯網”、“軟件定義一切”、“外包、眾包、協同”、“需求驅動”、“長尾經濟”、“數字金融”、“O2O模式”這十大商業趨勢。
醫療健康+十大商業趨勢
那么,醫療健康和十大商業趨勢有什么關系呢?朱曉明認為:
第一個趨勢是大數據,智能傳感器能夠讀取人體的海量數據,建立有利于醫療健康的大數據。海量數據和大數據不是一個概念,從海量數據變成大數據,必須經過數據精準挖掘模型。大概有四大類型的精準挖掘模型,聚類分析、神經網絡系統、多元回歸、決策樹四大類。神經網絡是非常的厲害,要依靠足夠大的硬件和軟件配合起來才能做,因為它有點像黑箱那樣的計算,但是這些精準挖掘模型真的能夠解決我們所需要的問題。
第二個趨勢是云計算,醫療健康靠云計算走向智能化。
第三個趨勢是平臺,以PHR為基礎的平臺溝通醫患,提供日常保健、病癥治療的服務。
第四個趨勢是移動互聯網讓智能醫療、移動醫療成為可能。
第五是軟件定義一切,未來軟件定義一切使軟件比硬件在智能醫療中更為重要。
第六是智能醫療的低端服務靠外包,因為它是非核心業務,外包的原理就是干你干的最好的,別的讓別人來做。研發靠眾包,這個年代蘋果連它的軟件和重要設計都可以眾包給全球所有人。怎么樣去做協同呢?診斷當中要靠協同,一個醫生沒有那么聰明,不會覆蓋所有的醫療技術。
第七是需求驅動,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服務將成為詮釋需求驅動的極佳樣本。
第八是長尾經濟,“互聯網+醫療”在搶灘亞健康群體這一長尾市場中贏得先機。
第九是數字金融,智能醫療需要數字金融、普惠金融提供金融需求服務,需要非常專業的金融知識。要發展全民醫療,沒有這種互聯網創新、金融創新是辦不成的。
最后,O2O是實現智能化醫療值得探索的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PHR是下一波互聯網熱
一般情況下,醫院具有患者就診的數據,但是醫院卻不具備患者作為一個健康人的日常生活數據,現在可穿戴設備越來越普及,因此,醫院獲得個人日常生活數據成為可能。通過整合患者就診數據和日常生活數據,就可以全面的認識個體綜合健康醫療狀況,甚至還可以提供給研究所來分析這類群體為什么會發生健康問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個人健康記錄平臺(Personal health record)。
今年3月30日,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中,提出要“開展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推動健康大數據的應用”,“到2020年,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全國人口并信息動態更新”。大家都說下一場互聯網革命數字醫療。朱曉明指出,下一波可能非常紅火的就是中國的PHR——居民電子健康檔案。
醫療健康走向智能化
然而,朱曉明表示“PHR是醫療健康走向智能化的基本手段”,而智能化則是醫療健康發展趨勢中比較高級的階段。“目前大家很關心什么是互聯網的趨勢,什么是科技創新的趨勢,而智能化是實現趨勢當中比較高級的階段。”
現在最熱門的叫“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加上傳統的行業,互聯網+傳統集市,我們可以映射到淘寶網。互聯網+傳統醫療,是不是可以對應智慧醫療?朱曉明表示,其實“互聯網+”離我們并不遠,通過“互聯網+”,讓我們創新很多思維,有的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在國外以經出現了給智能手機加上一個玻璃球狀的附件,手機就能變成顯微鏡的案例。手機拍攝圖像后通過移動互聯發給專業醫療機構,這樣一臺智能手機加一個玻璃小球,加一個醫院,一個移動的化驗室就出來了。所以他說,“互聯網離醫療多遠呢?我說不是太遠。”
互聯網醫療的熱詞是醫療數據共享。單體醫療設備智能化,不同醫療設備間聯動,數據共享實現智能化。朱曉明認為,互聯網+醫療是傳統醫療行業的轉型路標,這是今天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能不能轉型,就看能不能把互聯網+醫療做得更活。現在手機人人都有,如果做得好,這個行業就可以轉型。
朱曉明認為,“醫療健康走向智能化第一個關鍵器件是傳感器”。他以3D打印為例, 2011年3D打印處于萌芽期,到了2012年發生了變化,3D生物打印有了提高了,而3D打印已經到了頂峰。2013年3D生物打印還在上升,3D打印已經沒有了,分解成消費和企業級的3D打印。消費級的3D打印到了頂峰,企業級的3D打印從低谷期到了復蘇期。到了2014年,消費級的3D打印從頂峰開始下降,3D企業級的打印處在復蘇期,而3D生物打印很快就會成為市場主流。因此3D生物打印不是什么神話,3D生物打印和3D生物掃描也許就是3D的印象思維,例如3D打印機器手指。三年前,安裝一個機器手機器腳花費100萬美金,效果非常好。就像那個“刀鋒戰士,裝一個假腿依然跑得很快。但是要100萬美金,有錢人才能裝的起。現在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這樣一只手,其實是很便宜的。“所以3D打印也許在醫療健康行業有它的生命力”朱曉明說。
最后,朱曉明表示,這個年代不懂科技創新的人談模式創新,是無本之木。如果沒有信息技術,沒有數字化技術,阿里巴巴是做不成金融創新的。因此如果不懂科技創新,想做醫療健康的智能化,那是談何容易?
Contact US
Contact number:020-34093832
E-mail:t-med003@foxmail.com
9:30 to 6:00 pm on weekdays, please contact us, please send a message at other times.
Contact number:020-34093832
E-mail:t-med003@foxmail.com
9:30 to 6:00 pm on weekdays, please contact us, please send a message at other times.